芯片制造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工艺过程。这是一个由众多顶尖企业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过程。本文努力将这一工艺过程做一个汇总,对这个复杂的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描述。
半导体制造工艺过程非常多,据说有几百甚至几千个步骤。这不是夸张的说法,一个百亿投资的工厂做的可能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工艺过程。对于这么复杂的工艺,本文将分成五个大类进行解说:晶圆制造、光刻蚀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封装测试。
1、半导体制造工艺 - 晶圆制造(Wafer Manufacturing)
晶圆制造(Wafer Manufacturing)又可分为以下5 个主要过程:
(1)拉晶 Crystal Pulling
◈ 掺杂多晶硅在1400度熔炼
◈ 注入高纯氩气的惰性气体
◈ 将单晶硅“种子”放入熔体中,并在“拔出”时缓慢旋转。
◈ 单晶锭直径由温度和提取速度决定
(3)晶圆研磨、侵蚀(Wafer lapping,etching)
◈ 切片的晶圆片使用旋转研磨机和氧化铝浆料进行机械研磨,使晶圆片表面平整、平行,减少机械缺陷。
◈ 然后在氮化酸/乙酸溶液中蚀刻晶圆,以去除微观裂纹或表面损伤,然后进行一系列高纯度RO/DI水浴。
(4) 硅片抛光、清洗 (Wafer polishing and Cleaning)
(5) 晶片外延加工 (Wafer epitaxial processing)
◈ 外延工艺(EPI)被用来在高温下从蒸汽生长一层单晶硅到单晶硅衬底上。
◈ 气相生长单晶硅层的工艺被称为气相外延(VPE)。
SiCl4 + 2H2 ↔ Si + 4HCl
SiCl4(四氯化硅)
该反应是可逆的,即如果加入HCl,硅就会从晶圆片表面蚀刻出来。
另一个生成Si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SiH4 → Si + 2H2(硅烷)
◈ EPI生长的目的是在衬底上形成具有不同(通常较低)浓度的电活性掺杂剂的层。例如,p型晶圆片上的N型层。
◈ 约为晶圆片厚度的3%。
◈ 对后续晶体管结构无污染。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我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